教育與科技融合是目前的主要趨勢,教育信息化進入新時代。早在1987年,黨的十三大提出,要把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放在首要位置;最近幾年隨著國家的發展,科技教育更是成為了熱議的話題,2017年,國家就已明確指出要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;2018年的“新政”又屢次釋放出鼓勵發展以培養中小學生興趣愛好、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培訓。
.png)
目前教育行業前景預計未來五年內,科技與教育場景的深度融合成為趨勢。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,中國教育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786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11496億元,并預期將進一步增至2022年的17943億元。教育科技大融合主要是為了解決我國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嚴重,提高教育公平性。
.png)
面對教育+科技的發展,全通教育針對教育科技發展的特征,堅持以信息化、數字化、直播、移動四個方向與教育的深度融合。教育科技的發展主要是依托于新時代信息化的發展,科學技術的進步,因此以時代發展為背景,與時俱進是全通教育發展教育科技的動力與信念。
全通教育發展十幾年以后,一直從事與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事業,從最初的的線上教育漸漸地升級一系列科技教育產品,保持教育的本質不變,不斷地迭代更新,以創新型的形式為載體,促進教育以更時效,更個性化,更獨具針對性的發展效果呈現給廣大的學子們。
科技教育的發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,而是時代發展的誕生物,人們獲取知識以及學習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,不斷地自我更新和變化著。全通教育專注于在線教育多年,不斷地擴大研發隊伍,利用科技技術不斷融入教育,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,新型人工智能產品、直播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教育行業中,以科技教育的形式大力地推動了我國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。
.png)
目前,全通教育的科技創新得到認可,以科技創新讓教育變得更加有趣、有效了。利用平臺的技術科技,推出了直播互動、雙師課堂、課堂互動評測、智能作業、學業評估等內容,更能直接地實現以信息化、數字化、直播、移動四個方向與教育的深度融合。
更多的是,全通教育出了以新科技運用于教學課堂上以及校園中,同時還推出系列的智能產品,例如青少年閱讀能力養成平臺、樊登小讀者APP、E-ink電子墨水閱讀器、360°VR全景技術、共享課堂等等全面地覆蓋了學習的各個方向,同時全通教育成立國家工程實驗室,利用優質的實驗室平臺專注研發更專業的科技教育產品,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傳播共享能力。
.png)
全通教育在之力科技教育融合之時,主要再來兩點上,第一,以新載舊,利用直播等形式融合教學服務、移動化重塑學習場景。第二,以新創新,打破傳統的形式,利用移動網絡科技創造更多教育新培訓形式,科技賦能教育發展。
中國教育界未來的發展趨勢方向在于科技人工智能教育,科技創新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將在全國掀起一場“教培革命”,而全通教育在這場教育科技大融合中,堅持自身教育特色,深度提升科技技術,投用于教育發展中,促進我國教育均衡發展!